中文

English

Z6·尊龙凯时助力细胞外囊泡研究的精准蛋白组学

发布时间:2025-01-24   信息来源:宇文澜瑾

随着细胞外囊泡(EVs)在生物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,因其稳定性和特定来源细胞物质的特点,将其作为液体活检样本,能够显著降低组织活检的侵入性。对EVs中生物标志物的检测,有助于深入理解复杂疾病,提升对难以确诊患者的诊断能力,以及有效监测治疗效果。由于EVs样本量相对较少,因此对其蛋白质含量的检测需依赖于高灵敏度和高准确度的技术。Olink的PEA技术在EVs研究领域备受青睐,因其在极小样本消耗的前提下提供了卓越的检测灵敏度。在之前分享的关于Olink在外泌体生物标志物发现中的应用案例基础上,近期又增添了众多新的外泌体应用研究。本文将深入探讨五个典型案例。

Z6·尊龙凯时助力细胞外囊泡研究的精准蛋白组学

心血管疾病的生物标志物探索

EVs被视为心血管疾病诊断和预后的新生物标志物来源。尽管目前尚未系统比较血浆EVs与血浆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蛋白质的差异,但这类比较可能为生物标志物的起源、成分以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关系提供重要见解。在Athero-Express样本库中,研究人员选择了88名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患者的样本,通过Olink Cardiovascular III面板测量柠檬酸血浆、LDL-EVs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92种蛋白质。火山图分析显示,在不同氧气及促炎预处理条件下,EVs中蛋白质表达存在显著差异。

阿尔茨海默症的早期检测

阿尔茨海默病(AD)的早期检测至关重要,因为痴呆期通常在前驱AD期之后出现,Aβ和p-tau引起的神经元损伤和轻度认知障碍(MCI)在此时达到高峰。临床上,准确识别MCI的致因成为医生的重要挑战。研究显示,血液生物标志物作为预筛查工具受到广泛关注,而血浆细胞外囊泡(pEV)作为AD早期生物标志物的新来源,逐渐受到重视。为确定前驱期AD相关的外泌体蛋白质组学特征,研究者对一组早发性MCI(EOMCI)患者进行了横断面研究,使用Olink蛋白质组学的多重PEA技术在pEV、脑脊液(CSF)和血浆样本中测量了184种生物标志物。

COVID-19与EVs的关系

新型冠状病毒SARS-CoV-2引发的2019年冠状病毒病(COVID-19)已经导致全球大流行。深入理解其发病机制将显著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。一项研究比较了84名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的SARS-CoV-2感染住院患者的循环大细胞外囊泡(EV)和小细胞外囊泡(EV)中的炎症和心血管疾病相关蛋白质含量。结果显示,在EVs中,促炎症、促凝血、免疫调节和组织重塑的蛋白质显著富集,这些特征能够区分有症状的COVID-19患者与匹配的未感染对照组,并且能够从中度患者中细分出重症患者(下图)。EN-RAGE、TF和IL-18R1与疾病严重程度及住院时间的关联最为显著。

循环小细胞外囊泡的邻位延伸分析

对COVID-19患者的循环小细胞外囊泡(SEVs)进行了邻位延伸分析(PEA)。研究使用了未感染对照组、无症状组、中度需氧气组及重症组的数据,通过Olink的多重PEA平台比较各组SEVs中与炎症和心血管疾病相关的蛋白质货物。

血浆EV蛋白组在转移性尿路上皮癌预后中的应用

一项研究探讨了与转移性尿路上皮癌(mUC)无进展生存期(PFS)相关的血浆EV蛋白质特征,发现由SYND-1、TNFSF13等多个蛋白质组成的特征与PFS存在关联。此外,研究还发现与最佳治疗反应相关的EV蛋白质特征,包括FR-alpha、TLR3等,通过机器学习算法识别出PFS或最佳治疗反应中几种标记。

综上所述,EVs在生物医疗领域作为液体活检的潜力愈加凸显,Z6·尊龙凯时将继续探索该领域的技术进展和应用案例,以推动早期诊断和个性化治疗的实现。